網路到底在哪裡:一個從未出現在任何地圖上的世界、一場沒有人走過的網際實境旅程(Tubes: A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Inetrnet)*社會科學類*暢銷書榜~推薦!
作者:安德魯.布蘭姆 ISBN:9789862134450
|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
4整個網際網路
有天晚上我待在華盛頓的姊姊家,告訴八歲的外甥女參觀Equinix的經驗。她是典型的數位人,屬於使用即時通、看YouTube、以視訊聊天和點閱iPad的世代。而且,就像所有八歲小孩一樣,想要讓她大驚小怪實在困難。我告訴她:「我真的看見網際網路了,頗有份量的一大塊呢!」我已經習慣一般大人聽到這些話會蹙起眉頭,懷疑怎能真的看見網際網路的實體,但是小外甥女壓根不覺得奇怪。
若是將網際網路視為一種魔法,那麼想掌握實體的確很困難;但是如果像她,從來不曾活在沒有網際網路的世界裡,那麼為何網際網路不該真的存在,不能夠觸摸得到呢?我覺得,赤子之心是觀看世界的好方法,可將平凡之物看作紀念碑石。而客觀上即使用成人理性的標準來看,艾胥本的Equinix也比全世界任何一處都更稱得上是網際網路的代表。網際網路浩瀚近無窮,但也驚人地集中,我對網際網路的想像以及實體經驗,能夠化約到何等程度,又能精準到何種極限呢?
本書中我一直以大寫字母來寫「Internet」,視網際網路為專有名詞,但在一般英文書寫中多半不這麼做。在網際網路發展早期,普遍視其為新奇獨特之物,值得擁有這個大寫的I。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份新奇感早已消失無蹤,正如二○○四年Wired.com拋去大寫I時所做的聲明:「本公司對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和網路(internet, web, net)均不再以大寫處理,以便反映其本質。我們現在視網際網路僅為另一種收發訊息的媒介。」
但是我並非如此看待網際網路,至少不僅止於此。打從開始研究網際網路的實體並親身造訪之後,在我眼中,不論網際網路如何不尋常或缺乏固定形象,它終究是一種東西。我保留住這個專有名詞,才能緊守網際網路明確存在的想法。當然我們要知道上哪兒尋找它,才能相信這點。我所指的「網際網路」,不只藏身於沒有標示的大樓裡上鎖的大門後面,而是包括所有的地方,比如說在住家附近的街角或是高樓大廈的線路裡。這不表示我不知道此一想法的極限,也不表示我不肯承認網路不易見到的事實。
要像我一樣看見網際網路,需要一定程度的想像力(偶爾會超越界限到幻想的程度),誠如作家克莉絲汀•思摩伍德(Christine Smallwood)意味深長地說道:「網際網路的歷史可謂是一種隱喻史,始終都繞著一個難題打轉,那就是如何探討一位看不見的神呢?」她衡量將網際網路比喻成杜絲捲軟糖(Tootsie Roll)、熱水浴缸、高速公路或飛機等的優缺點,最後終於承認實體的網際網路(我所參觀的真正網際網路)有多麼醜陋!她下了個結論:「倘若網際網路長得像麥特•戴蒙(Matt Damon),或是由一隻看不見的手揮灑而成的星光話語,那就好辦多了。」因此她重新發現了人類亙古恆存的老朋友:浩瀚無垠、無邊無垠的宇宙!詩人的比喻,齊聚在這片相同的星空下。
但是我發現喜劇演員卻反其道而行,常把網際網路看作一部機器。電視卡通《南方公園》(South Park)有一集叫〈超載!〉(Over Logging),那些長得像大番薯、橫眉豎目的小傢伙們,遇到一個常見的大危機:每個地方的網路都壞了。剛開始他們想搞清楚網路到底是不是壞了,結果一名角色面無表情地宣布:「我們現在沒有網路,那怎麼確認到底有沒有網路?」很快地螢幕上出現了「網際網路」本尊,這部大小如一間房子的機器,看起來疑似超級大的家用型Linksys路由器,藍身黑領、後頭伸出兩支小兔耳天線,有強光照射著。戴著墨鏡的政府探員全力搶修,背景音樂傳出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中著名的五音主題,宛如祝禱。最後,一名男孩想到解決的辦法,他爬上像飛機的行李輸送帶,到達這部巨大的機器上面,再繞到後頭,從一個巨大的插座上拔掉插頭,然後再插回去,結果拯救了大家。「瞧!黃色閃燈現在變成穩定的綠色了!」小傢伙歡呼道,和平再度降臨人世。
英國的情境喜劇《IT狂人》(The IT Crowd)則往另一個極端方向開了相同的玩笑,他們不是把網際網路當作一部大機器,而是比喻成極小的東西。在某一集節目中,兩個IT人在辦公室惡作劇,騙倒一名天真無知的同事,說「網際網路」在鞋子大小的黑盒子裡,盒子上有一個紅色的LED燈。他們稱這玩意兒平常是放在倫敦的大笨鐘上面,「如此才能收到訊號」。但是現在有了「網際網路長老」的允許,可以借用一天,讓她拿來做辦公室簡報用。「這就是網際網路嗎?」她懷疑地問道:「整個網際網路?很重嗎?」兩個同事笑她說了傻話:「傻問題,網際網路當然完全沒有重量啊!」
我在YouTube看這些影片時,頓時覺得有點難堪:我好像在緣木求魚,尋找一個極少人相信存在的世界,但願大家都能了解就好了!網際網路當然不是一個小鐵盒,至少整個網際網路不會在一個小盒裡!但這不是說真的沒有一些極為重要的鐵盒子存在(而且偶爾需要拔掉插頭再插回去),有時候網際網路的中心(或某個中心),甚至比一棟建築還要集中。那麼,這些最大最重要的盒子在哪裡呢?假設「網際網路長老」真的存在,這些發號施令的人究竟是誰呢?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在「網際網路交換中心」這個關係緊密的世界裡。所謂的「交換中心」一詞可能讓人困惑,但是大致上網際電腦網路會合之處即為網際網路交換中心,通常縮寫為「IX」,PAIX的名字中有它,Equinix也一樣(只是沒那麼明顯)。不過,比較難掌控的部分在於「IX」可能是指實體的建築物,網路在裡面彼此相連,也可能是指促成連結的機構,其設備通常散布在一座城巿的幾幢建築物內。重要的分別在於網際網路交換中心不需要有物業房產,可能是指一個組織,但是無論如何IX仍然會有一個實體的東西,通常是核心的一部機器。
網際網路交換中心的原理簡單明瞭,與MAE東環的設置原理相去不遠:增加路徑數目,將封包以直接又便宜的方式送達目的地。如果說艾胥本在全球規模上達到此一目的,同樣地也有小型地方中心的需求。隨著網際網路本身的成長,此需求急速增加,許多工程師用機場來打比方:除了幾個全球超級中心之外,也有數百個地方中心存在,在各自的區域裡實際承攬並重新分配流量。但是就像航空公司一般,輻射式交通系統中的小兵常會面臨合併的壓力,而當網際電腦網路(或航空公司)合併時,除了讓「大者恆大」,有時候反倒會大幅喪失效率。
明尼蘇達當地的網路工程師稱此為「芝加哥問題」。在明尼蘇達州鄉間,兩家小型的網際網路競爭業者可能會全都經由芝加哥發送與接收資料,因為它們都是向全國大型骨幹網路(如三階或威瑞森)購買路徑容量。但就像中心型機場,最方便的路線不一定有道理!以最簡單的例子來說,一封電子郵件從鎮上第一個網路到第二個網路,要繞到芝加哥再回來,例如在明尼亞波利市,想要造訪明尼蘇達大學的網站,卻需要來趟跨越州界的數位之旅;若是有當地的網際網路交換中心,便可以直接連接這兩個(或多個)網路,通常只需要設備的費用即可。但問題是通往芝加哥的連網費不高,且這兩個網路之間的流量很低,所以不需要費工夫讓兩個網路直接連接,這就像有時候經由亞特蘭大還比較容易一樣。但如果當地流量增加的話(向來如此),讓所有點都能互相順利連結,屆時再把芝加哥從中砍掉,應該是不會錯的做法。
對於與網際網路大動脈相距遙遠的地方來說,門檻更容易跨越,讓網路交通流量在地化是必要的。例如,直到最近盧安達這個非洲內陸國家還是全都依靠衛星做網際網路連結,真是既緩慢又昂貴。如果當地少數的ISP規劃時不小心,原本在首都吉佳利即可收發的電子郵件可能會上太空,來回各跑四萬五千哩。二○○四年盧安達交換中心啟用,解決了這道問題,加快當地網際網路存取的速度,將昂貴的國際頻寬留給真正的國際需求。而正基於相同的理由,激發了現今全球各地超大型IX的設立。
在一九九○年代中期,各地的網際電腦網路有的並非「芝加哥問題」,而是「泰森思角問題」,因為所有的網路交通都經過MAE東環。現今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數十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正是為解決這個問題應運而生,包括巨獸級的東京JPNAP(其流量超級驚人,主要是服務日本國內的通訊),以及小而美的交換中心如黃石公園地區性網際網路交換中心YRIX(連結蒙大拿和懷俄明州七個網路,解決了「丹佛問題」)。另外,米蘭有MIX,西雅圖有SIX,多倫多有TORIX,威斯康辛州麥迪遜有MadIX,以及中西部網際網路合作交換中心MICE(解決明尼蘇達的芝加哥問題)。絕大多數的交換中心都相當低調,通常都是基於「網際網路利益」的附屬合作計畫而來,且雖然這是屬於公益服務性質的事業,但多半只有一些親手打造路徑的網路工程師才會知道,並予以重視。
但最大的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可是不同的巨獸,參與者不是以公益為宗旨的網路工程師,而是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業者。他們是大型專業的營運商,有行銷部門與工程師團隊,路由器廠商巴結他們,就像運動鞋公司奉承最優秀的運動員一樣。再者,他們之間也不斷激烈角力,常常以最新的評比方法,競逐「世界最大」的頭銜。最常用的兩種標準是通過交換中心的流量(瞬間高峰或平均值),以及經此連接的網路個數。在美國,交換中心通常比較小,主要是因為Equinix已經很成功了,可以讓網路直接互連。
相對上,大型IX仰賴一部中心機器(或稱「交換機組」),最大的三個中心都在歐洲,包括法蘭克福的德國商業網際網路交換中心(DE-CIX)、阿姆斯特丹網際網路交換中心(AMS-IX)與倫敦網際網路交換中心(LINX)。每個交換中心在網站上都有即時流量圖,以及正在使用的會員網路統計。這三個交換中心的規模比第二個層級的交換中心大上一個數量級,只有向來自成一格的莫斯科網際網路交換中心除外。查看這些大型交換中心每日流量統計,感覺有如觀看賽馬,其中一個中心遙遙領先數星期,然後在看不見的觀眾歡呼聲中,另一個中心後來居上!我有幾個月的時間緊盯著這些統計數字,尋找其中的變化與趨勢,也請教網路工程師和業界觀察家哪個交換中心最為重要。「嗯,法蘭克福最大了。」電信地理公司的分析師莫德林道出對DE-CIX的看法:「人們擁有這麼多頻寬可以使用,真教人驚嘆!」不過,阿姆斯特丹緊追在後,而且保持第一的時間最久。至於倫敦雖然名次居後,但是非常自豪自己的「私人」連結,可幫忙卸除交換中心的許多流量,成為像艾胥本一樣的直接連結。
但是不管哪一家最大,這些大型交換點的存在就讓我著迷。當我開始尋找網際網路時,以為會發現零碎鬆散的東西,因為網際網路應該是分散、無形又近乎看不見。然而,我真的沒料到在網際網路的「中心」裡,有一個轟隆隆作響、重要獨特的盒子存在。這聽起來很像是科幻小說或諷刺文學,但大型的網際網路交換中心真的是如此,除了異常低調、躲在雷達之外,以及分布有點奇怪,似乎也避開了某些世界級的首都,而在別的地方落腳。其地理學有特殊之處,何以是法蘭克福,而不是巴黎?是東京而不是北京?難道德國人上網時間比法國人更長嗎?或者是基於這些城巿有比較固定的地理分布模式?莫德林指出,西班牙現在不是中心,以後也不會,因為「那裡是一個半島」。地理是一種命運,即使在網際網路上也是如此,或者說更是如此。
ISBN:9789862134450
叢書系列:FROM
規格:平裝/14x20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網路趨勢
►社會科學►暢銷書► 網路到底在哪裡:一個從未出現在任何地圖上的世界、一場沒有人走過的網際實境旅程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相關書籍,推薦書單... |
網路到底在哪裡:一個從未出現在任何地圖上的世界、一場沒有人走過的網際實境旅程(Tubes: A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Inetrnet)*社會科學類*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58716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