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懷疑中覺醒:從《中觀根本論》談起(The Middle Way: Faith Grounded in Reason)*宗教命理類*暢銷書榜~推薦!

作者:丹增.嘉措
原文作者:Tenzin Gyatso
譯者:廖本聖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1/01/1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最新優惠價格◄

ISBN:9789866362248
叢書系列:觀自在
規格:平裝/264頁/17x2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宗教命理>佛教>藏傳佛教

 ►宗教命理►暢銷書► 從懷疑中覺醒:從《中觀根本論》談起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一部第一章《趨向甚深》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時、此地,人類在物質發展和各種領域的知識方面已經達到高度發展的階段,而且我們仍在這些領域持續地進步中。但是,需要我們關注的事物卻永無止盡,而在這樣的氛圍下,對於佛教徒而言,以理解(understanding)和論理(reason)為基礎,而對佛法獲得真正的信心,這是很重要的。

基於真正理解的信心
我們要如何獲得一個基於「理解」的信心呢?就像我在〈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的後記中所寫的:

我們應該以帶有好奇、懷疑的客觀心態,去從事謹慎的分析並尋找理由。然後,基於所見的這些理由而引生由智慧所伴隨的信心。

現在,無論什麼時候,當我們進行任何分析時,例如關於心的本質或實相,假如我們從進行的一開始,就已經說服自己「這一定是如此這般」的話,由於這個偏見,我們將無法看見真正的真理,反而只會看到自己內心幼稚的投射。因此,在進行分析時,試圖讓心態保持客觀且不受成見所左右,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所需要的是一顆帶有懷疑的好奇心,我們的心在各種可能性之間游移,真誠地去追問它是否如此,或者還有其他可能。我們必須盡可能客觀地進行分析。

然而,即使我們保持一個不受偏見所動搖的客觀態度,但是對於分析卻沒有感受或興趣,這也不對。我們應該培養探索所有可能性的好奇心,而當著手去做時,想要深入探究的欲望自然便會產生。假如缺乏這種想要嘗試各種可能性的心,我們便會放棄探索,並且只會輕蔑地說「我不知道」這樣的話,而這不會帶來實質的利益,因為我們並沒有用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新的洞見。

因此,好奇、質疑的態度非常重要。因為只要存有這樣的質疑,便會持續地追究下去。科學進步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它持續不斷地質疑探究,並且基於「它為什麼會像這樣」的真正客觀態度,帶著嘗試各種可能性的好奇心而進行實驗。透過這種方式,真理會變得愈來愈清晰,人們才能正確地理解它。

「謹慎的分析」指出了粗略或不全面的分析是不夠的。例如在佛教邏輯[2]與認識論典籍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中,憑著「僅僅基於事實的片面觀察」、「於同類事物中額外觀察到這個事實」,或基於「在任何異類事物中僅僅沒觀察到這個事實」等論證,這是不夠的。基於片面的理由,並不足以推出你的結論。佛教邏輯和認識論典籍強調,要論證一個主張為真理,必須建立在植基於直接觀察的健全論理。透過謹慎的分析,我們的結論才會更穩固且更周延。

當我們更清楚並瞭解典籍當中所提出的論理時,必須把這些回歸到自己個人的經驗上。而最究竟的證明,則是直接有效的經驗(現量的經驗)。

佛教典籍提到「理智」分為四種類型或特性: 卓越理智(great intelligence)、迅捷理智(swift intelligence)、清明理智(clear intelligence)與洞察理智(penetrating intelligence)。因為我們必須謹慎地分析對象事件,因此需要「卓越理智」。除非基於精密地分析,否則我們不能輕易地遽下「某事就是如此」的這種結論,因此我們需要「清明理智」。因為我們必須能夠獨立思考,因此需要「迅捷理智」。而且因為我們必須要探究序列問題的完整含義,因此需要「洞察理智」。

透過這樣的方式去分析,並且從自己的理解中尋求可以推導出來的結論與意義(重要性),我們將會看到那些結果。在此,我們首先必須有系統地組織典籍當中提出的論式,並和自己個人的經驗連結,如此一來,這個論理便可以受到直接觀察與經驗證據所支持。當我們把這些論式連結到自己個人的經驗時,便會覺得「是的,它們真的很有幫助」,或「這真的非常好」。這時,我們對於佛法的信念便已經獲得確定了,這樣的信心可稱為「基於真正理解的信心」。


ISBN:9789866362248
叢書系列:觀自在
規格:平裝/264頁/17x2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宗教命理>佛教>藏傳佛教

►宗教命理►暢銷書► 從懷疑中覺醒:從《中觀根本論》談起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相關書籍,推薦書單...

當光亮照破黑暗: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藏傳佛教世界:西藏佛教的哲學與實踐 覺燈日光(三冊) 大圓滿 安住於清淨自性中 智慧的階梯:通往幸福的密道 慧眼大開:達賴喇嘛的第一本佛法書 中觀:解讀龍樹菩薩《中論》27道題 空性: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之空性教導 心的自由:達賴喇嘛vs.艾克曼談情緒與慈悲 當光亮照破黑暗: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覺燈日光(三冊) 大圓滿 藏傳佛教世界:西藏佛教的哲學與實踐 安住於清淨自性中 

從懷疑中覺醒:從《中觀根本論》談起(The Middle Way: Faith Grounded in Reason)*宗教命理類*

►最新優惠價格◄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49353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OKS 暢銷書榜 的頭像
    BOOKS 暢銷書榜

    【暢銷書排行榜】~新書介紹。推薦書單

    BOOKS 暢銷書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