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屏障:決定台灣命運的第七艦隊(High Seas Buffer: The Taiwan Patrol Force, 1950–1979)*人文史地類*暢銷書榜~推薦!
作者:布魯斯‧艾里曼 ISBN:9789869356282
|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
第三章 台灣海峽的特殊戰略性考量
對於大多數不知實情的觀察家而言,一九五○年代初期海峽兩岸隔海相望的軍隊以美國及其盟邦佔上風,看起來並非旗鼓相當。不過,在具有完全不同技術能力的軍隊之間的戰爭──通常稱為不對稱式戰爭──優勢並非全都傾向於其中某方。例如在韓戰之中,技術層次低的大規模陸軍順利對抗了配有高科技武器的現代化陸軍。一九五○年代初期,美國海軍關注其遠洋大型船艦在與共產中國所掌控的武裝較弱,但數量龐大且高機動的中式帆船艦隊作戰時,可能會遭遇意外的問題。
在韓戰中,共產黨的戰術以大規模動員為基礎,套用至此所產生的輕蔑性字眼之一是「原始主義」。原始主義也影響了台灣海峽戰區。一九五一年初,情報指出中國大陸的港口集結了軍隊與中式帆船,顯示入侵台灣的可能性。配合季風,最佳的入侵時間是落在通常氣候合宜的初春時節。當時研判,中共入侵艦隊會是由各式各樣船艦組成的大編隊,這可能包括少數的遠洋船艦伴隨著大量的內河江輪,可能還有少數傳統的登陸艦,不過除此之外,「會動用數千艘的機動的與一般靠風力的中式帆船。」
美國海軍為了確保中共無法侵入台灣,而展開了一系列的演習,假定對抗非現代化船艦、由傳統帆船組成的大規模船隊。其它的重要任務還包括對整個台灣海峽地區持續進行海空偵察,以確保及早發現解放軍所組織的帆船船隊。當中共從蘇聯方面取得潛艦後,這也成為關注的焦點。最後,則是在對付水面與水面下入侵時,動用核子武器的可能性。美國海軍曾進行過無數次的海空演習,但只有一次是針對台灣海峽的特殊戰略狀況做回應的。
為應對中共的入侵做準備
一九五○年代初期,美國海軍情報單位提出警告,中共正在為橫渡台灣海峽發動兩棲攻擊做準備,還適切地命為「解放台灣」之名。美國駐上海的總領事馬康衛甚至呈報,北京方面公開鼓吹解放台灣是其國家的首要任務,為此使命中共要賭上其新政權的名聲以及一切資源。到了一九五○年春末,報導顯示中共為了橫渡台海,已經聚集約莫五千艘船隻──包括有貨輪、機動帆船、舢舨以及在二次大戰期間被擊沉在長江後再打撈起來的船隻──還為了配置這些船隻的人員,徵召了三萬名漁民和水手。
ISBN:9789869356282
規格:平裝/304頁/14.8x19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其他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軍事>其他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相關書籍,推薦書單... |
看不見的屏障:決定台灣命運的第七艦隊(High Seas Buffer: The Taiwan Patrol Force, 1950–1979)*人文史地類*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41344?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