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大數據時代,你一定要避開的自以為是(How We Know What Isn’t So: The Fallibility of Human Reason in Everyday Life)*商業理財類*暢銷書榜~推薦!
作者:湯瑪斯‧吉洛維奇 ISBN:9789861342566
|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
第一章 無中生有:對隨機資料的錯誤知覺與錯誤解讀
「人類往往假定自然界的種種現象乃是有條有理,但事實並非如此。許多現象獨一無二且漫無規則,人類偏偏想從中找出通例,覓得關連,這無非緣木求魚。」——培根,《新工具》
哲學家斯賓諾莎在一六七七年有句描述物理現象的名言:「自然界憎惡真空。」三百年過去,這句話似乎也能解釋人的天性。人類生性厭惡空白,想建立各種模式,從中尋覓規律、發現意義,結果時常徒勞無功,混亂處處可見,意義無處可尋。我們生來渴望意義,想預測事物的結果,反倒因此從無序中「看見」秩序,從雜亂無章中看見規律模式。
我們凝望毫無規律可言的天體,從月球表面找出一張人臉,從火星表面看見各種紋路。父母倒著聽十來歲子女的音樂,堅稱從混亂噪音中聽見撒旦的訊息。某位男子替重病纏身的兒子祈禱以後,望向病房的木門,從此堅稱他在門板上看見耶穌的臉,如今每年仍有數百人造訪那間病房,對此神蹟嘖嘖稱奇。賭徒聲稱在擲骰子之際會感到熱流或冷顫,據此改變押注目標。
斯賓諾莎的那句話十分吻合人類天性。自然界並不「憎惡」真空,不會有「憎恨厭惡」之情,也沒有根深柢固的喜好。人類的天性大致也是如此。我們往往沒來由的尋求秩序,雖然並不「想要」從月球表面看見人臉,這種錯覺毫無好處,但我們就是看見了。
我們傾向替模糊事物硬找規律,只是因為我們用來理解世界的認知機制正是如此。這也許是演化的結果,有助人類適應環境:規律事物容易加以運用,隨機事物則否。我們傾向於尋找模式與關連,從而發展與進步,但問題在於這種傾向太過強烈,近乎直覺反射,導致我們有時會看見壓根不存在的規律。
這牽涉本書會反覆提起的一個主題。許多扭曲判斷的機制其實源自基本認知過程,而認知過程有助我們準確感受並理解世界。確實發現規律的正面例子不勝枚舉,例如婦產科醫師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發現罹患產褥熱的孕婦常是由剛替他人開完刀的醫師接生,生物學家達爾文觀察出加拉巴哥群島不同雀鳥的分布規律,提出物競天擇與進化論。
ISBN:9789861342566
叢書系列:winners商戰
規格:平裝/268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成功法>自我成長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邏輯/思考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心理學>概論
►商業理財►暢銷書► 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大數據時代,你一定要避開的自以為是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相關書籍,推薦書單... |
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大數據時代,你一定要避開的自以為是(How We Know What Isn’t So: The Fallibility of Human Reason in Everyday Life)*商業理財類*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67908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
留言列表